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漯河人该知道的地名史:谁把螺河改成了漯河?|豫记

时间:2022-09-29 18:51:58 | 浏览:904

全世界以河命名的城市,无计其数,我了解最深的,还是生于厮长于厮的家乡“漯河”。在探究这个地名由来时,我也走进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潦寒 | 文豫记微信号:yjhltxdjm郾城的名头其实比漯河小有关漯河名字的由来,根据百度词条释义:因沙澧(lí

全世界以河命名的城市,无计其数,我了解最深的,还是生于厮长于厮的家乡“漯河”。在探究这个地名由来时,我也走进了这座城市的历史。

潦寒 | 文

豫记微信号:yjhltxdjm

郾城的名头其实比漯河小

有关漯河名字的由来,根据百度词条释义:因沙澧(lí)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定名为螺河。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

十六七岁起,我就在漯河上学,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典故。一时兴起,我重新站在沙澧河交汇处左看右看,岸南岸北,逆水顺水,也没有看出来一个“海螺状”来。

倒是每年夏节,有人从河里打捞上来海螺,经过清洗,支个摊位在河岸卖“爆炒海螺”。大夏天,习习晚风,爽爽啤酒,再配上麻辣的海螺,不啻为沙澧河畔一大景致。

中国人做学问讲究出处。既然百度词条如此释义,必不是空穴来风。继续问“度娘”:沙河,商周时代,称之为隐水。隐水南岸住的几十户人家的茅草屋,也被称之为隐阳城。

南北朝时代,隐阳城改称奇雒城。《宋书•州郡志》记载:“景平元年(公元前423年),魏师北伐,破许昌城,颍川郡治召陵,称南颍川郡”。

隋朝是制度大革命的朝代,由于人口减少和便于行政管理,隋文帝杨坚把汉代州、郡、县三级管理改为州、郡两级。南颍川郡被取消。隋炀帝大业年间,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很多人不服,说郾城归漯河管,怎么会并入它。

其实,郾城在历史上的名头一直比漯河响,且不说岳飞的郾城大战世人皆知,仅郾城地名史也比漯河早。远古时代,皋陶治苗有功,禹将让位于陶。皋陶无福消受,早亡。禹的儿子启子承父业建立夏朝,封皋陶之后于郾,相传为古郾子国。西汉设置为郾县。隋称之郾城县。

我们所做的不是批评历史,而是理解历史。被称之奇雒城的那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因隐水又叫殷水,城随河变的被称之为殷城。然而,从隐阳城到奇雒城,再到殷城,这一波三折的地名变迁,我们只能在故纸堆里考证,信不信都在那里。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充分证明那时水运的发达程度。离洛阳不远的殷水自然也不会闲着,到南宋时,殷城之民已经繁华富裕到为防洪水及土匪,在殷城周围修墙筑寨,又因殷水与澧水交汇,寨名取为源汇寨。

到此为止,过去和现在可以对照上了。历史与现实的接应就体现在“源汇”二字上。无论其他的地方怎么变迁,漯河的源汇区能铁一样的印证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

绍兴十年(1140),宋金交战,岳飞与金将金兀术在这儿展开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郾城大战”。挂刀营村也是这次大战遗留下的历史烙印。车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需要钱粮,江南的大米通过水路运抵前线。漯河与周家口(周口)是当时淮、颖最大的两个码头。

一时间万马奔腾,千帆竞渡。众多的粮食货物堆满的岳大帅的军营,有力的保障了部队的兵勤,成就了“郾城大战”的辉煌,挡住了金军南下的铁蹄。南宋皇帝赵构特颁嘉奖,命漯河为上口,与东边的东家口为下口。

没有大运河,哪来的大漯河

元代,蒙古鞑子虽然是马上民族,但对水运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

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不以洛阳为中心了,不意味着放弃洛阳漕运。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为了充分的利用沙河水往洛阳运粮食,他们将唐水改道入澧河,截洄曲,引汝河与沙河。

引汝河与沙河,能理解。截洄曲?洄曲是什么?看着斑驳生疏的史料,我有些不知所云,好在现在有百度。洄曲河的“洄曲”二字,在《辞海》里做了如下注释:(1)“洄曲,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漯河市沙河与澧河汇流处。”这正好是洄曲河从汝水分流的地方。(2)“洄曲是水回旋而流之意。”

这个解释正符合了洄曲河在上蔡县境内的水流状况。洄曲河入上蔡境后,确实有很多“回旋而流”的河道,“S”形的对头弯道多得无计其数,以致造成了两地河道距离比直线距离超出好多倍。有民谚和传说可以说明。民谚云:“西岸(在今西洪乡朱集村西北)到东岸(今东岸乡政府所在地),旱路四十五,水路一千三;传说是:当年汉刘秀被王莽兵追至朱里,刘秀派人问此去东岸有多远,被问者答,旱路十八(里),水路一百八。这两种说法冾巧印证了当今“枯河”故道的弯曲状况。

我的出生地是郾城县万金乡栗门张村(今属召陵区),东南与上蔡县华陂乡接壤,南西西平老王陂也不远。从小就听说过报载村、卸载村是曹操的运粮河留下的。今华陂镇的史彭村古名为报载村(报载即是报名载货的意思,按现代的新词就是“报关通商”);朱里镇段寨西古名为航寨(即航运之寨),均因航船运输而得名。

为什么村名还在,运粮河不见踪迹?随查,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许昌“许下屯田”时,下令开挖运粮河。当时的运粮河向东、向南都可以通到淮河,其作用有两个,一是运输粮草,为攻打东吴作准备;二是灌溉农田。

“运河,人工开挖的水道,用以沟通不同河流、水系和海洋,连接重要城镇和工矿区,发展水上运输……”后来,洄曲河因河沙淤积年久失修,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加之弯道过多,逢汛期行洪较慢,汝水暴涨的时候,漫堤而流的现象十分严重,致使沿河流域百姓深受水害之苦。又因不断发展的陆路交通,人们逐渐意识到这条河水患之弊已大于运河之利。到了元至正年间,洄曲河从汝水流出地改道入沙颍河。若干年后,此河便慢慢枯干。枯干后,上蔡境内叫“枯河”,项城境内叫“虹河”。

此运河非彼运河也!曹操开凿的连接汝水和泥河的洄曲河运河与隋朝的京杭大运河,虽然都是运河,命运截然不同。京杭大运河,现在很起着重要的南北运截作用。曹操的运河,因为元代的改道,洄曲河是洄曲河的干枯,只留下了村名与美谈。

谁把“螺河”改成了“漯河”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不知道是“郾城大战”太有名,或是粗暴心细的蒙古鞑子太有心计,虽然郾城大战是宋金交战的遗迹,仍怕他们以为形成凝聚力,遂将上口镇改为“螺湾镇”。

《郾城县志》记叙的沙澧交汇处,形似螺,名湾为螺。惹得我又从郑州跑回漯河,仔细的端详了很久,也没有瞧出来一个螺湾形来……关于上口的说法,民间流传很久。上世纪,我在澧河湾租房子时,那里的老住户多次给我提“上口”与“下口”的关系。有时,兴致所致,领着我到河题上指码头的方位。

“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舟行此焉薄,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木棉茧如雪,收入云间梭”这首诗。十七八年前,我在漯河档案查时,并不知道诗名为《螺湾买棹》。原文只有二句,也不知道是郾城知县王季立写的。

另一位郾城知县乔迁将“螺”字改为“漯”,不管是沙澧交汇处形似螺,或是这儿盛产螺,“漯河”的由来,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关于“造字”之事,大家知道最多的是武则天,凭空造出了一个“曌”。因为她是女皇帝。之后,除了仓颉,再没有听说过谁造了字。但是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到了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了; 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这些字都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有无数个乔迁呢!研究乔迁,山东定陶进士。山东有个“漯”河,只是当时这个字念ta。古水名。獭河,在今山东省境内,又称杨绪沟。实际上知县乔迁也没有造字,只是把“漯”与“螺”通假一下,弄个多音字,并且一直没有一个官方的认可。

随着漯河航运的发达,漯河火车站地位的提升,直到1958年,国家文字改革命委会员正式承认“漯”字的第二读音,取得合法的身份。

铁打的县城,流水的知县。在悠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郾城知县如过江之卿,因改一字而名垂青史者,唯有乔迁此君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潦寒,不专业作家,学者。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歇斯底里》。随笔:《反抗者》《故乡在纸上》。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微信公众号搜索:豫记。(yjhltxdj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相关资讯

漯河人该知道的地名史:谁把螺河改成了漯河?|豫记

全世界以河命名的城市,无计其数,我了解最深的,还是生于厮长于厮的家乡“漯河”。在探究这个地名由来时,我也走进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潦寒 | 文豫记微信号:yjhltxdjm郾城的名头其实比漯河小有关漯河名字的由来,根据百度词条释义:因沙澧(lí

荒腔走板老地名——临海地名趣谈

在吾乡临海,人们在用方言交流时,经常会出现荒腔走板、走音跑调的现象。尤其在缺乏文化的旧时代,更是如此。比如,“隔岸”被说成了“解岸”,“浮桥”被说成了“胡桥”,“扶梯”被说成了“胡梯”,“茅坑”被说成了“盲坑”,“绿客”被说成了“绿壳”。久

鹦鹉洲、钟家村、十里铺、五里墩……汉阳这些地名是怎么来的,首部《汉阳区地名志》统统告诉你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5日讯(记者万凌 通讯员黄璜 曹蕾蕾)鹦鹉洲、钟家村、十里铺、五里墩……这些耳熟能详的汉阳地名由来,都有了权威解释。15日,汉阳区首部大型地名志书《汉阳区地名志》在江欣苑社区举行首发暨阅鉴仪式。《汉阳区地名志》。

【孝感地名故事】涨知识!安陆有座吉阳山,你知道这个地名背后的故事吗?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承载着悠悠历史安放着乡思乡愁每个地名的背后都有着精彩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在安陆市的东北部有一座山叫做吉阳山该山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美,有很高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地位。你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吉阳山

汉川各乡镇地名浅谈,湖北省汉川市各乡镇地名,客从何处来

唐僧化缘之时常说,“贫僧法号玄奘,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求取真经。”一句话,说清了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三个问题。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汉川人,你能准确回答出这三个问题吗? 汉川市是孝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为1663平方公里,总人口人口1

古地名演变:河南濮阳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濮阳,古称帝丘,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东北部,黄河下游地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濮阳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春秋卫国春秋时期,濮阳属卫国,一度为卫国都城,

古地名演变:河南周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周口市,古称龙都、陈州,河南省辖地级市,是伏羲故都,老子故里,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被中华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周口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春秋陈国春秋时期,周口属陈国,地处郑国与楚国边缘,

关于六安市的地名拼音,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给出了权威说法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针对近日引发争议的地名安徽省六安市的读音问题,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给出了权威说法。5月15日,有网友在民政部门户网站留言咨询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字发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里六安市的拼音注释为‘Lu

地名文化展播②九户镇、青阳镇地名来历

滨州的色彩让人陶醉、滨州的味道让人回味、滨州的温度让人舒适……山东古镇之九户镇地处邹平市西北部,东与孙镇接壤,南与明集镇毗连,西与魏桥镇相连,北与西北隔小清河分别同台子镇、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相望。镇名以“九户村”而得,实为“九扈”至讹记。

古地名演变:河北秦皇岛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秦皇岛,简称“秦”,别称港城、临榆,是河北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东北部、南临渤海,因秦始皇东巡至此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帝号而得名的城市,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秦皇岛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春秋燕国春秋时期,秦皇岛位

古地名演变:河北张家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张家口市,河北省辖地级市,又称“张垣”“武城”,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历来为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自春秋以来,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商旅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张家口的地名及区划演

古地名演变:河北邢台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邢台,简称“邢”,古称邢州、顺德府,是河北省地级市,拥有3500余年建城史,距今五万至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是华夏版图上建城历史排名第三的城市,华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先后为商朝、邢国、赵国、常山王国、后赵都城。本文将

古地名演变:山西晋中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晋中,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三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晋商文化的摇篮,已形成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等一批全省旅游精品,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晋中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春秋晋

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地名始于战国,地名来历有四种说法

榆次(Yuci),古称“魏榆”,位于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面积1328平方千米,总人口91万。榆次是山西省综合指标十强县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晋商文化之乡。一、历史沿革1、战国属赵,称榆次。《左传》昭公八年(前534年):

古地名演变:山西吕梁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吕梁是发展新区,于2003年撤地设市,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吕梁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何润东影迷网甘肃旅游网谜语大全网老庙黄金首饰安溪铁观音官网今日运城分手挽回网美丽说团购网今日阜阳豆粕期货行情网哈密瓜行情网LV包回收网水晶石饰品网旧金山旅游网朋友圈说说网
漯河新闻头条网-漯河新闻头条最新消息,漯河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国家食品名城、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市,河南省漯河市特产漯河麻鸡,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漯河新闻头条网 meimeil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