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00:48:05 | 浏览:64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卢松 通讯员 潘泽豫 王晓东
“2012年至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是十年前2.2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是十年前2.5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1%,是十年前3.4倍……”9月27日,“非凡十年 出彩漯河”郾城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郾城区委书记李新伟介绍郾城区新时代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时列举了一组亮眼数据。
李新伟介绍,十年来,郾城区主动对标对表国家、省、市战略谋划,科学提出了突出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做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两篇文章”,全面建设“三区四高地”现代化新郾城的发展思路,推动了郾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积厚成势。其中,在产业发展方面,坚持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三大百亿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发展质量提升,工业强区步入新里程。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郾城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李占宾介绍,郾城区抢抓历史性创新重大战略机遇,倾力推动十大省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落子郾城、如期揭牌,郾城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地位实现历史性飞跃。目前,中国工程院任发政院士领衔已经组建了12个高层次科研团队,立足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的定位,全面进军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必将成为河南乃至全国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动机。
“坚定不移走好创新发展‘华山一条道’,以科技之光照亮未来,让创新之力激荡郾城。”李占宾介绍,郾城区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建立人才、院所、协会、企业、产业5张图谱,与中国工程院朱蓓薇院士、陈卫院士、庞国芳院士等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促成了微康益生菌方曙光博士、泰格医药叶小平博士、创源生物刘红波博士等行业领军人才入驻郾城。目前,已引进院士团队2个、国家杰出青年团队6个、高层次研发团队19个,科研转化成果直接增加企业收入113亿元。全区新增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均居漯河市第一。
“这十年是郾城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成就显著、群众满意的十年。”郾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政府副区长高艳介绍,郾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刚性落实财政经费投入,累计投入36亿元,年均增长14.61%;先后招聘教师1144人,解决教师紧缺问题;落实绩效倾斜、农村补助、职级晋升“绿色通道”等政策,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独立公办中心幼儿园7所,商桥和龙城幼儿园建成投用后,可彻底消除独立公办中心幼儿园“空白”乡镇。投入13.6亿元在城区新改扩建学校9所12处、新增学位2万个,彻底消除大班额;投入8355万元在各镇新建寄宿制小学1至2所,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看护难题。投资3000万元实施“智慧校园”,中小学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达95%以上,郾城高中成为全省办学质量最好的农村高中。
十年来,郾城区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哪些成就?郾城区政府党组成员、区政府副区长杨非飞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郾城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主要财力向民生倾斜,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十年来累计民生支出达到152.7亿元,年均增长6.6%。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办成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100件,城镇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持续推进“稳就业”、“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等政策落实,仅今年前八个月,就安排资金2080万元,推动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54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3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66人。
在介绍做好“三农”工作的好做法时,杨非飞说,郾城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75万亩以上、总产量常年稳定在35万吨以上,省级优质专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年初获评创建;脱贫攻坚成果掷地有声,“六位一体”金融帮扶模式全市首创,扶贫资产管理“五清”工作法全省推广,健康帮扶“三大中心”被央媒报道,绝对贫困在郾城大地成为历史;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郾城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副省长武国定对郾城区户厕改造“双闭环”管理做法给予充分肯定,郾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的“一二三”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情况交流座谈会上,郾城区为全省唯一发言县区,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的充分肯定。
十年砥砺奋进路,昂首阔步再出发。李新伟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郾城区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聚焦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市委“八个高质量”部署,奋力推动“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高质量建设“三区四高地”现代化新郾城,以出彩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图/王中山 张帆五月的沙澧大地,暖日菜心稠,晴烟麦穗抽,一片丰收景象。5月19日,由漯河市郾城区委宣传部、郾城区文联组织开展的"百年荣光 行走郾城 "活动,邀请部分媒体记者、摄影家爱好者、文学和艺术工作者,对郾城区现代农业观摩考察。漯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卢松 通讯员 潘泽豫 王晓东“2012年至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是十年前2.2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是十年前2.5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1%,是十年前3.4倍……”9月27日,“非
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克明采取“四不两直”形式先后到淞江许洼小学、裴城镇中、龙城中心幼儿园、龙城二中、郾城三中、龙塔西南街小学、区二实小、区实验中学西校区、区实验高中等校检查指导2022年秋季学
前5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2%)0.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比前4个月前移2位,其中5月当月增长5.7%,居全市第3位、比4月份前移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9
4月18日晚,郾城区召开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周交办暨郾城区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区委书记李新伟主持会议,李占宾、赵力伟、陈喜民、朱俊峰等四大班子领导以及相关县级领导出席,各镇(街道)党政正职、区直及驻郾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会。会议交办了近期重
4月11日晚,郾城区委书记李新伟同志主持召开郾城区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研究各专班工作推进中各项问题。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占宾,区委副书记赵力伟等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会议。各镇(街道)、区直各部门通过钉钉平台视频收听会议。李占宾指出,一要听从指挥,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郑浩 通讯员 赵晓晓9月17日下午,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冰到郾城区李集镇调研选调生工作,组织部副部长刘根奇陪同调研。在调研座谈会上,选调生们积极发言,畅谈自己在基层锻炼期间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交流在实践锻炼中的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仵树大通讯员张凤华李克勤)5月25日,记者驱车穿行在漯河市郾城区城乡,随处可见“绿满郾城”的美丽景观,玉兰、红叶石楠、香樟沿着道路依次分布,错落有致,从城区到乡村,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植树布绿蔚然成风。今年初,郾城区出台
映象网讯(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张帆)5月19日,来自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及当地摄影家协会、作家协会等文艺专家队伍,走进漯河市郾城区西大坡16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等农业生产一线集体采风,这也是该区开展“百年荣光·行走郾城”系列活动其中一项内容。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石桂林 通讯员 吕中伟)8月15日下午,郾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伟带领区政府办、区金融办相关负责同志,冒着高温酷暑到郾城包商村镇银行进行调研指导,现场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郾城包
9月17日,河南经济报记者走进美丽的郾城区龙城镇,实地探访美丽乡村建设的秘籍。“我们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用心打造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并深入开展崇道尚德、敬业奉献、文明和谐主题系列活动,用榜样的
9月22日,漯河郾城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召开郾城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2022年度统计工作暨科技研发业务培训会,会议由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潘红霞主持。开发区统计局、工信局、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以及开发区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会。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石桂林今年以来,郾城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认真贯彻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聚焦“十大战略”落实落细,主动服务省、市工作大局,以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为重点,超前谋划、深入研究、精心设计,稳步推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
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以党建引领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商桥镇把支部建在生产一线,引进“省级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并在产业链上优选28名党员,组建了中共商桥镇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总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商桥镇粮食产业化联合
8月30日,第二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提升产业重组、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国企改革、对外开放等领域高质量发展等展开了探讨。大会由《环球时报》社主办,国内多个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经